首钢高炉下的“国球”热潮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李春宇、苏斌、岳冉冉)因夏奥而转型、因冬奥而闻名,北京首钢园区如今再添新名片,成为汇聚全球目光的“乒乓热土”。
9月25日至10月5日,2025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中国大满贯赛在首钢园区举行,这是该项赛事连续第二年落户北京,在国庆假期为球迷带来精彩纷呈的“国球盛宴”。
本次赛事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全部五个项目决赛均在“十一”期间举行。赛场内一次次响起热烈的欢呼声,首钢园区高炉、厂房等地标随处可见乒乓球元素,国内外选手们的出色表现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WTT中国大满贯赛的现场,感受到了球迷们的热情,很多人从其他城市赶来,拖着行李箱直奔场馆为运动员们加油,这样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来自西班牙的国际乒联基金会工作人员蒙特斯说,“首钢园区的工业遗存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并得到充分利用,这是很棒的规划。”
首钢作为曾经的工业基地,在北京体育事业发展以及铸就“双奥之城”的道路上留下了光辉印记。
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时,为了兑现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首钢工业基地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大搬迁,火热的厂房归于寂静,留下了高炉、冷却塔等工业遗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又为园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首钢滑雪大跳台作为唯一一个位于北京中心城区的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场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去年3月,北京获得2024至2028年WTT中国大满贯赛事举办权,近两年的比赛均在首钢园区的八极场和二号馆举行。这两座场馆是由首钢冰球馆、短道速滑馆和花样滑冰馆改造而成,实现了“冰乒转换”,深化冬奥遗产和工业遗存的可持续利用。
数据显示,截至10月3日,WTT中国大满贯赛共售出门票超8.5万张,门票收入达8700万元,同比增长52.6%,带动首钢园区累计消费超3000万元。
在赛场之外,首钢园区还依托首钢滑雪大跳台打造大满贯公园,设置互动体验区、“国球”文化展,举办球员见面会、全民挑战赛等配套活动,进一步丰富球迷们的观赛体验。
在大满贯公园的乒乓球体验区,9岁的胡皓然和另外两位小朋友在球台上来了一局比赛,他们分工明确,两位选手、一位裁判,各个技术动作都像模像样。
“孩子练习乒乓球有两三年了,WTT中国大满贯赛在北京举办的这两年,我们线上、线下都在看,几乎每场都不落。”胡皓然的妈妈张明杰说,“大满贯公园也有观赛大屏幕,乒乓球相关的活动也不少,是假期观赛度假的好地方。”
作为赛事的“第二现场”和游客的“乒乓乐园”,大满贯公园在国庆假期保持高热度。截至10月3日,公园累计入园人次已经达到7.5万,超过了去年赛事期间5万的总入园人次;赛事官方特许文创产品销售总额已超270万元,同比增长127%,超过去年全渠道销售总额的两倍。
大满贯公园赛事官方特许商店的工作人员萧佳伟介绍,商店在“十一”期间基本上每天下午都要限流、排队,挂件、钥匙扣等商品最受欢迎,今年也增添了不少首钢园区的元素,特许商品增加了球迷与赛事之间的互动。
“今年的WTT中国大满贯赛再次在国庆假期与中国网球公开赛‘梦幻联动’,将赛事打造成为促进文商旅体融合、拉动城市消费、提升城市品质、促进产业升级的‘超级接口’,为北京城市活力赋能、为国际交往中心聚力。”北京市体育局二级巡视员张朝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