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风集光 控水架网——新疆全力打造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见闻
沙漠、戈壁、荒漠上的“风电巨人”“蔚蓝方阵”,群山间的“超级充电宝”,贯穿天山南北的“电力动脉”……眼下,新疆正通过“驭风、集光、控水、架网”的系统工程,将呼啸的风、炽烈的光,变成驱动发展的绿色引擎,全力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这片辽阔土地的能源含“绿”量越来越高。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若羌县,曾经沉寂的戈壁滩,如今换了模样——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的光伏板,在烈日下铺展开一片“蔚蓝方阵”。产生的清洁电力顺着导线,一路输送到附近的若羌750千伏变电站,再分流到南疆的工厂车间、居民家中,成为工业运转、民生保障的“动力源”之一。
项目人员郭晓阳说,未来将通过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推动电站向“无人化”智慧管理升级,让这片“光田”的产出更高效、更稳定。
项目负责人杨伟介绍,基地自2023年6月30日并网发电以来,累计发出绿电近5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超1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400万吨。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新疆电网电源总装机达2.22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5529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7360万千瓦。今年1至8月,新疆新能源发电量949.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6.8%。
在天山以北的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抽水蓄能电站的下水库像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斜上方的上水库,与下水库有着484米的落差——相当于160层楼的高度,这是新疆首座抽水蓄能电站。
沿着盘山公路走进地下厂房,4台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正发出嗡鸣。“它就是个‘超级充电宝’。”国网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洪涛解释,用电低谷时,机组变身“水泵”,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存”起来;电网用电高峰时,水从高空奔涌而下,推动机组变成“发电机”,瞬间释放出绿色电力。
张建刚巡检的线路,是今年7月全线贯通的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一部分。历时15年建设,这条环绕我国最大盆地的“能量环”,改变了南疆电力输送的“单线依赖”。
不只是内部电力“环网”,新疆还向外伸出5条“能源手臂”——哈密送甘肃敦煌、烟墩送甘肃沙洲、哈密南送河南郑州、昌吉送安徽古泉、哈密送重庆,这5条疆电外送大通道,让新疆的清洁能源跨越千山万水,点亮远方的灯。